[轉載] 逛80年代唱片舖

港島篇
《明報》2006-06-25

作者 : 亞里安

人人都慨嘆唱片市道不景,潮流興下載,新一代已適應沒有唱片的日子,聽歌以單曲計,不再是昔日那種拿著唱片封套,細閱歌詞內容的態度,更何況要跟他們談及什麼概念唱片、歌曲傳遞什麼信息,反而只顧及有什麼東西隨碟贈送更實際,每張碟都要搞限量版發行才夠珍貴,說到逛唱片店,就更是逛無可逛了。

跟不少友好傾談,似乎大家對於日本唱片市道最欣賞,起碼當地樂迷仍有支持買唱片的習慣,君不見日本街道上的唱片店舖多的是,單是涉谷區大街窄巷都滿佈各式各樣唱片店,有專售黑膠唱片的、有中古唱片、當然亦少不了涉谷坐標之一「Tower Records」,名副其實是一座唱片大樓,所以,大家到日本逛唱片店尋寶已視為指定動作,那種樂而忘返的興奮感,足以媲美「梗有一間o係左近」的方便。

曾幾何時,香港樂迷都曾經享受過如此暢快的逛唱片店樂趣,那是80年代的集體回憶,當時甚至可以在大街上的地舖開唱片店,又或在商場內大小角落都可找到,且是五花八門的自家經營方式,有賣大路的主流唱片、亦有專攻大量水貨版的外國入口碟、甚至不同冷門另類選擇都有,只要閣下是有心尋碟的話,一樣可以在香港玩唱片尋寶遊戲。

由 筲箕灣「 四海」逛起
筆者自出生以來,一直長居於港島區,開始迷上音樂的青蔥歲月,亦曾有過一張心目中的逛唱片店地圖,打從港島東開始,沿電車路直向中上環進發,先由筲箕灣說起,當年位於巴士總站附近的「四海沖印唱片店」,以地舖形式兼營沖晒及唱片零售,是放學後常到的唱片店,不少筲箕灣街坊必記得此「四海」老字號;然後,太安樓地下的商場內亦有不少唱片小商店,賣主流大路碟為主。再到太古城中心第一期地庫,當年位於此巴士總站近鄰,就是「亨利唱片公司」分店,沒錯,當時不少大唱片公司都可以開設分店,本地唱片曾經有好市道;個人而言,在太古城初遇上至愛Depeche Mode,絕對今生難忘,想當年,「亨利」正是那種兼攻水貨版外國入口碟的唱片店,記得80年代初,更盛行日本版大碟,珍藏廿幾年的Depeche Mode首張大碟《Speak & Spell》日本版,便是購自於此。

北角 日本偶像商品集中地
繼續沿英皇道向西行,先經北角健威花園商場,當年可是日本偶像集商品中地,記得商場二樓便有好幾間專賣日本唱片及偶像商品的店舖,好像中森明菜、近藤真彥、松田聖子……等當代人氣偶像,筆者當年至愛是柏原芳惠,《花梨》及《最愛》兩張7吋細碟就是在此買到;下一站是北角皇都戲院商場,又是另一間樂迷心目中的老字號,「偉倫唱片公司」肯定是當代聽外國冷門另類樂迷的必到尋寶地,當年跟「亨利」一樣專入日本版之外,更可找到更多冷門選擇,好像Japan、Bauhaus、Siouxsie And The Banshees……之類,且兼備大量外國入口原裝音樂影帶,需知道當年未有Internet,想看到外國樂隊的MV及Live可是超難度之事,加上「偉倫」早已設有租帶服務,相信不少資深樂迷亦跟筆者幫襯不少,最記得日本電音人Logic System《東方快車》及Japan《Gentlemen Take Polaroids》日版就是購自「偉倫」的珍藏品。

行多兩步到隔鄰的國都戲院商場,內有「廣播區」及幾間小型租碟店,再向前過多兩個街口,就到達七海商業中心商場,當時此商場仍是很冷清,十室九空之內,仍可找到好幾間專賣12吋Single的小店,而當年「搖擺雙周刊」報社就是位於二樓一間店舖內,亦兼售他們自家訂入的外國唱片,好像當年他們推介的歐洲二人電子組合Eddie And Sunshine,便成為獨家發售;經過維園,終於進入銅鑼灣,先到糖街一個商場,即現時商務印書館的位置,當時那商場內有不少12吋專賣店,幾十呎舖面存放不足100張黑膠,完全屬小本經營,可見當年不少年輕人愛追聽外國音樂。

租碟文化源自 銅鑼灣
至於Sogo對面舊紅屋餐廳的位置,曾有過一間閣樓唱片店叫做「美亞唱片」,總統商場最埋邊角落位「聯邦唱片」、白沙道「精美唱片」……都是昔日銅鑼灣必到之地,值得一提,就是本地盛行一時的租碟文化是源自銅鑼灣,當年Sogo後面的謝斐道有一間樓上唱片舖,首度開創以試聽為名的租碟服務,約$5至$8試聽3日,唱片價格亦會隨租出次數漸減,此舉可謂令不少樂迷既可慳錢又大飽耳福,因為幾蚊就可試聽一張新碟,好聽就有得留低,不合心水可退回。

繼續行程向灣仔前進,途中經過天樂里,舊南洋戲院側有一間地舖唱片店,又是自行入水貨那種,好像Sandii & The Sunset《Immigrants》及Men Without Hats首張大碟就在此碰上,如今看來,實在好難想像80年代賣唱片都可以開地舖。

灣仔 外國入口水貨聖地
說到灣仔,當年位於灣仔道的「海運商場」(現已轉為「大快活」)又是經典所在,兩間龍頭唱片店「搖擺廊」及「Echo」,是大家每星期必到的聖地,專攻外國入口水貨碟及特別版影音出品,貨品許多時都是第一時間訂回來,當年是尚未有本地HMV,此兩間專賣店提供各種7吋/12吋/圖案/特別版黑膠唱片、音樂雜誌及影碟影帶、及其他副產品如Band Tee之類,現時「搖擺廊」仍繼續長駐灣仔為樂迷服務,「Echo」則已遷到信和中心地庫;當然,灣仔區還要提到「音樂一周」,數度於灣仔區搬移報址,不少樂迷仍懷念當年於軒尼詩道新禧大廈的舊報社,可找到大量獨家發售的Band Tee及襟章,還有罕見的黑膠特別版,及本地獨立樂隊盒帶。

乘電車直落中環,先到舊萬宜大廈的「聯邦唱片」,當年的萬宜大廈又是Hi-Fi迷及樂迷愛逛的商場之一,影音店立林之餘,又有通利琴行,「聯邦唱片」就是位於商場最入的角落位,而隔鄰砵典乍街地舖便是另一間「亨利唱片」,再行過兩三個街口,到達永吉街內「妙聲唱片」,經常可找到所謂「倉底絕版貨」,再到永和街,有一間老字號唱片店主攻古典及天碟之類Hi-Fi試聽碟,其實,沿永和街直上皇后大道中,郵局旁邊的石板街口角落位,曾有一小型唱片舖,頗受歡迎全因售價便宜,最深印象是當年譚詠麟《愛情陷阱》推出首日,出現大排長龍的奇景。

回憶總是美好的,如今香港連Tower Records都容納不下,HMV亦不斷萎縮之際,逛唱片店就只餘下潮流商場的一兩間蚊型舖位,或許,大勢所趨是於17吋的網絡世界逛遊尋碟,Click一Click滑鼠就可買到一張唱片,可是始終欠缺即時接觸到、逐張揭的快感。


九龍篇
《明報》2006-08-06
作者 : 亞里安

之前寫完港島區的80年代黑膠唱片遊記,今次輪到九龍區的回憶,不過,由於自己一直長居港島,記憶中,始終仍以逛油尖旺的唱片店為主,早年地鐵只得港島線,每趟總要乘搭過海隧巴,逛九龍區唱片店恍如長途跋涉的探險之旅,然而,回想手抱戰利品在隧巴細賞的興奮心情,倒又百般滋味在心頭。

小學時,由於外婆住李鄭屋村,差不多每星期都會到此區一遊,亦成為自己最早期的九龍買唱片回憶。那時候,爸爸必帶我們到位於青山道與東京街交界的酒樓飲茶,剛巧旁邊地舖就是一間頗大的唱片店,名字已記不起,卻倒又記得在此買過不少卡式帶,包括有Barbara Streisand《Guilty》、ELO《Discovery》及好幾款澤田研二大碟等。沒錯,那時候家裏尚未有黑膠唱盤,仍是聽卡式帶的。另外,位於長發街及發祥街的街邊小販檔,當時亦有不少是售賣黑膠盒帶的,價錢亦通常較唱片店便宜一點,就如中環大笪地一樣。

其實,70年代已充斥不少翻版唱片,亦同樣可以隨街擺賣,原來本地翻版唱片問題,30年來根本從未停過。

尖沙嘴通利琴行劇集常取景
先由尖沙嘴出發,那是1983年的夏天,英國電子組合Depeche Mode來港演出,與同學初次到金馬倫道通利琴行購票,即現時麥當勞隔鄰那間,當時才發現原來通利琴行都有唱片賣,好記得是沿入口貼牆位置擺放一列唱片架,有趣是後來見到不少電視劇集都曾於此取景拍攝。

如今,想重遇這些80年代的唱片店模樣,通常可從當代的電視劇及港產片找到,最佳例子是由潘源良執導的《戀愛季節》,片中黃耀明跟李麗珍再相遇之地,就是位於佐敦南豐中心的精富唱片。此店最具特色是設有兩個入口,其中由彌敦道地面行梯級的入口,最有日本地下唱片店的餘韻,當時在此可找到好多外國版唱片盒帶,尤其一些歐洲入口的原裝盒帶,個人珍藏的TheCure《StaringAtTheSea》精選盒帶特別版購自於此,那是「DoubleLongPlay」形式,較普通版足足多了整個「B-Sides」的「BonusTracks」,還有一盒YMO精選卡式帶,原裝日本版設計,不是一般開揭式卡式盒包裝,而是特別製造的插入/拉出式設計,非常別致,一直珍藏至今。

佐敦巧遇 Beyond 長髮家強
去到佐敦,當然必要到廟街的幾間唱片店一遊,主攻精美唱片及永發唱片,門外經常擺放大量清貨大減價的黑膠盒帶,當中總可找到不少戰利品。由於當年佐敦附近Band房林立,亦經常會碰到許多「Band友」在此買碟,記得有一次就遇到Beyond的家強正在選購特價碟,當時Beyond剛推出自資盒帶《再見理想》不久,家強還是長髮披肩Look。

事實上,到廟街買唱片真有尋寶感覺,一來可以買到特價貨,又不時找到好些絕版倉底貨。沿彌敦道往旺角方向,就到新興唱片,由3個舖位打通而成的大型唱片舖,可是不少當代黑膠樂迷的重要集體回憶。記得一般唱片售價偏貴,卻偏有引人注目之處,其中尤以存有大量50's及60's本地懷舊黑膠唱片見稱,好像陳寶珠及蕭芳芳那些粵語長片專輯,且屬當年原裝45轉黑膠細碟,如今全部已變成絕版炒賣品,後來據知老闆本是做唱片批發,多年來曾不張揚地於閣樓搞清倉大減價,引來不少識途老馬狂掃入貨,當然,此店規模後期不斷萎縮,近年終於結業收場。

旺角當年今日皆是集中地
個人而言,無論當年今日,旺角始終是九龍區的買碟集中地。不說不知,如今貴為龍頭的信和中心,80年代仍是一個沒人問津的商場,早期的信和中心是較陰陰沉沉,人氣極弱,吉舖多的是,如同死城,跟今日的人山人海完全是兩極之別。

不過,對於當代的地下樂迷來說,又有不一樣的回憶,先說一樓專營外國Bootleg唱片店AMM,擺放好些如Bauhaus、Japan、Sister Of Mercy、The Mission之類的Bootleg黑膠,須知道那個年頭,這些海盜版演唱會現場唱片是非常罕有,閒閒地一張要400至600元。自己亦買過一套Depeche Mode《A Question Of Time》3碟黑膠Bootleg,而此店就設有代客轉錄服務,即是以平價由黑膠錄製成盒帶版本,記得錄音收費要100元左右,盒帶另計,自己就最愛選用鉻帶,其實,80年代不少唱片舖都暗設代錄服務,可以逐首或逐碟計,大家最常用的就是TDK盒帶。

信和地庫創混音神話
至於當時信和中心的地庫,基本上都是水盡鵝飛,然而,一個地下混音神話亦由此誕生。還記得譚校長《愛情陷阱》於1985年風靡全城之勢嗎?由於此曲同樣於本地Disco成為大熱,開始引來一些DJ自製加長混音版本,主要是利用簡單的Echo及Delay效果,再將原版自行接駁加長,而碰巧當時位於信和中心地庫,有一間專營Disco舞台音響燈光的店舖叫混音閣,就開始以代錄形式出售《愛情陷阱》不同的地下混音版。

記得當時店外總有不少人在等候選購,隨後更陸續出現其他廣東歌的地下混音;事實上,地下混音風氣亦驅使本地唱片公司推出官方混音版本,結果《愛情陷阱》12吋Single正式面世。一陣子,亦因此爆發本地12吋混音熱潮,記得那時人人都愛稱之為「大Single」,想不到,本地樂壇其中最呼風喚雨的歷史印記,原來都是源自於信和中心,不愧為港人最潮的集中地。

荷李活外國水貨手快有
當年必到的另一個商場是荷李活中心,內裏滿是年輕服飾店外,亦有好幾間唱片店,最經典肯定是節拍唱片及思樂唱片。這廿幾年來,節拍先後於不同樓層移動舖位多次,至今依然繼續營業,早期的節拍店舖總是水泄不通,愛聽英國音樂一族,可是每星期到此一遊,只因此店專營外國水貨碟為主,又專入一些限量特別版,由大碟到7吋及12吋Single都有。

如果你也是逛節拍大的話,必曾遇過手快有手慢冇的難忘買碟回憶,由於入貨有限,加上店舖狹窄,每每遇上同道中人搶購同一新碟,有時就只差一線,被前邊那位人兄捷足先登付鈔買了,所以教曉大家不要猶豫。記得有一次在架上見到一套YMO《Sealed》日本初回盤黑膠唱片Boxset,便即時開口說要一套,說完不久,即有另一人又想買,怎料就是只得一套,在此總留下不少開心又失落的心情。

此外,近太子道的金都商場地庫,亦有一間專賣最新日本偶像唱片雜誌的店舖,每星期更自行印製最新Oricon流行榜免費贈閱。深水黃金商場Music Room及東急唱片店,同設有租碟服務,在此不時找到罕有的12吋及Bootleg,亦曾找到本龍一的《Steppin' Into Asia》7吋圖案細碟。

再沿欽洲街向嘉頓麵包公司方向直行,有一間唱片店地舖,每趟入內都總是播放The Mission樂隊歌曲,店內亦發售不少當代英倫Gothic樂隊唱片,及後才知道此店老闆之一正是獨立音樂人阿鼓,他曾是Octave Of Prayers及劉以達與官立小學的鼓手,當年他亦是The Mission的忠實樂迷,難怪成日都播吧!

2 comments:

  1. Anonymous2:12 AM

    I don't understand why people in HK have to give music download such a bad rap, as if only songs on a full-length LP can be considered as legitimate "music". And if concept album is such a nivana of music production, there should never be a market called "CD single".

    I would like to ask the author does he ever consider the strength of music download - that it democratizes the market, the industry is no longer dominated by a few big corporates. Individual musicians can write and distribute their music with comparative effect. But then Hong Kong is never big on musicians even back when the record industry was in its hey days. Only the singers
    (天王/天后) who can't read/write music or play instructments got all the glory.

    ReplyDelete
  2. 灣仔還有集成中心的聲威閣啊!

    當年是買日文細碟的重鎮,就連主持日語節目的歐潔靈也是跟聲威閣買碟啊!

    ReplyDelete